八大菜系之一的闽菜,独具特色的地方是以汤菜为主,除此之外闽菜系中也有一些看其来非常独特又具有代表性的菜肴,太极芋泥就是这样一道菜,它看起来像一个太极的模样,从外表上看好像是一道凉菜,但吃起来却是有些烫嘴。
"香饭青菰米,嘉蔬紫芋羹"。这是唐代诗人王维赞美芋头的诗句。芋头历来是盘中佳肴。"太极芋泥"是闽菜传统甜食之一,福州地区逢吉辰喜庆,筵席上多有此菜。面上太极样式的图案犹如两条蓄势待发的鲤鱼即将跃过龙门,带着飞黄腾达,奋发向上之意。
芋泥源起于戚家军。有一年中秋节前夕,戚家军大胜倭寇。遂依山扎营,进行休整,并准备庆贺胜利和欢度佳节。狡猾的倭寇却趁此机会把队伍团团围住,企图困死戚家军。戚家军断粮后,只好挖野菜、剥树皮吃;野菜吃光了,就挖野芋头吃。因为没有处理好,野芋又麻又硬,十分难吃,后来火夫便以蒸代煮;蒸得烂熟,粉绵绵地吃起来又香又易下咽。野菜和野芋头帮助戚家军渡过难关,击败倭寇。蒸芋头的吃法传到民间,经过不断改进遂制成芋泥和太极芋泥。
据传,1839年,林则徐受命为钦差大臣,赴广州禁烟。美、英等国领事为奚落官员,特备冰淇淋宴请林则徐。在宴席上,初见冰淇淋的林公见其丝丝冒着白气,以为是一道热菜,放在嘴边吹了又吹才送入口中,谁知那冰淇淋却是冰冷的,在座的列强领事们无不开怀大笑。事后,林则徐备宴回请。席末,林公上了一道菜。外国领事见这道菜颜色暗红发亮,油润光滑,色香俱全,便拿起汤匙舀了往嘴里一送,烫得两眼发直,吐都来不及,在场的其他客人顿时都惊呆了。这时,林则徐漫不经心地站起来介绍说:“这是福州名菜,太极芋泥。”从此,该菜名噪远近。
尽管八宝芋泥几乎在福州的家家餐馆都能吃到,然而百年醉仙楼可谓拥有多福州传统小吃品种。这家脍炙人口的芋泥更是出了新花样,他们制作出了"S"形的太极芋泥。在芋泥和配料红豆沙泥构成一个"S",分别安上一颗樱桃,形成了更为形象而立体的太极图案。淡淡的紫色,富有光泽,仿佛两条鲤鱼颠卧其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