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春季糖酒会将于3月24-26日在成都举行,成都小吃尤为有名,对于大多数人而言,成都小吃几乎成了成都美食的全部,成都很多小吃虽不讲究造型排场,却能满足饕餮之心的食物,那么,对于那些次到成都的朋友而言,你知道成都的小吃都有哪些吗?
成都锦里街头的小吃
麻辣清单
1.钟水饺
钟水饺的创始人叫钟少白,受欢迎的是红油版。说是水饺却不带汤,放眼望去,只有一汪红油,所以苍蝇馆子里也叫“红油水饺”。上面至少会浇三种油:红油、芝麻油、红酱油。这红酱油是用红糖水和酱油按比例调出来的。煮好的饺子淋上“三油”,再撒点盐、味精、蒜泥……第二次光闻着味儿,就能激动地咽口水。
非常礼貌的钟水饺
地道:地道的一定是全肉馅儿,没有菜码,浇上三油蒜汁绝不会生腻;红酱油里的红糖,讲究点的还要放八角、小茴香等一起熬,增加辛香感;均不带汤,带汤的一定不地道。
地道吃法:因为特制的红酱油总带点甜,所以不要跟老板强调“不放糖”,因为做不到;钟水饺的核心口感实际上是“蒜泥味”,如果吃不了大蒜还是别勉强尝试;千万别倒醋,否则味儿全变了。
家常范儿钟水饺
哪儿吃:成都“钟水饺”有十来家分店,武侯店(武侯区武侯祠大街2号)热闹;但街边馆子,尤其学校周边的苍蝇馆子,钟水饺随处可见,便宜且口味也不差。一份10个左右,价格在8-10元不等。
2.锅盔
锅盔在四川是一种类似夹馍的东西,胚子分为白面锅盔、军屯锅盔、南部锅盔。白面的不用提;军屯是常见的,又叫“酥锅盔”,是一种街边常卖的直接将肉和在面里现烤的锅盔,也有椒盐的。南部锅盔中数锅盔凉粉为惊艳,见过一家小店用酥油和面胚现烤,夹上麻辣凉粉,至今都特别怀念。
军屯锅盔
地道:军屯锅盔在成都小吃界比较普遍,两面煎烤金黄,街边的还常挂着油;白面锅盔常夹各种菜,可选的一般是三丝、肉片;南部锅盔有方酥锅盔、盐锅盔、红糖锅盔,前两种可以用来夹凉粉。
南部锅盔
南部锅盔做的锅盔凉粉
地道吃法:街边的锅盔别看不上,看着油吃着香;去景区可选夫妻肺片作白面锅盔的菜码,一举两得;好吃的凉粉锅盔,胚和料都是尤物,可以先吃一口快掉出来的凉粉,趁胚子还酥脆时咬一口尝鲜,慢慢拿下。
哪儿吃:推荐邱二哥锅魁(青羊区金丝街45号大门口,近白家塘街),有白面、包糖、红糖可选,均价2块5;文殊院的严太婆锅盔(青羊区人民中路三段19号,近地铁文殊院K出口)有各种菜码,三丝和拱嘴的受欢迎;锅盔凉粉推荐南充方酥锅盔(青羊区三桂前街63号,近提督街建行);早上和傍晚的街边都有军屯锅盔的简易版;一般景区都有锅盔夹肺片,味道差点。
3.棒棒鸡
棒棒鸡于我们的印象就是街边无数的棒棒鸡连锁店,想卤味、凉菜的熟食连锁,有鸡肉和各种鸡的零件可选,还有豆干、笋尖等等,现称现拌,真空的可以勉强带回老家。棒棒鸡属于“怪味”,麻、辣、酸、甜、鲜、咸、香全都具备,又是典型的四川复合风味。
廖记棒棒鸡的无骨鸡爪
地道:地道的棒棒鸡在乐山、嘉定、重庆,从乐山棒棒鸡、嘉定棒棒鸡、重庆廖记棒棒的名字可以看出来;饭店里的棒棒鸡有点口水鸡的感觉,用的是浇汁,不是拌的;口味有麻辣、五香、泡椒、藤椒、香辣的等等,藤椒和麻辣的自然是上选。
地道吃法:拌好的棒棒鸡可以泡的时间久一点再吃,更入味;的是鸡肉、鸡爪、耳片、肺片、兔丁等。
哪儿吃:成都街头有多家廖记棒棒鸡店,密度堪比本地连锁超市,如锦江区人民东路68号。
4.麻辣兔头
本来我不吃兔,可去了趟成都从此就破了功。外地萌妹子们的惊声尖叫都阻挡不了本地萌妹子啃兔头的脚步。卖兔头且好吃的店有许多,成都人就像吃零嘴一样买来就啃,并亲切地称之为“啃兔儿脑壳”。成都人啃兔儿脑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,当时流行吃麻辣兔丁,兔头无处搁置,不知道是谁用各种香料拿来卤兔头,从此造就了美食界一大神话。
麻辣兔头
地道:好的兔头绝不是干巴巴的一坨,肉虽然少,但是香软,虽然捞上来时看着“口味很重”,但啃起来不腻且回味无穷;卤兔头也分五香和麻辣的,我们更爱麻辣的;广受认可的是成都双流老妈兔头,这个在成都也挺有名,不过就像我们提到的,好吃的卖兔头的摊摊比比皆是啊。
地道吃法:首先,挑大的;接下来给大家一个“狰狞”的小窍门,首先把同情心放在旁边;双手举起兔头于胸前,把上下颚一掰两半;先吃舌头,再吮一下下颚,吃干净周围的肉,下半部分搞定;然后吃眼睛,再啃肉多的脸颊;吃脑花,可以吸,也可以动用筷子或指头。
哪儿吃:推荐梅兔头(金牛区一环路北二段102号西北桥小学旁)和邓兔头(两家挨着),开了很多年,老板都是实在人,7元/个,兔头里花生多,红有多,能代表成都兔头的水平。
不辣清单
1.燃面
燃面一般连同“宜宾”两字出现,不会有“更地道的”之说。不过宜宾燃面店通常都做得小且朴素,东西也卖的简单,客人去了基本就点燃面、燃面、燃面……燃面过去被叫做油条面,因为它油重无水,点火即燃,所以叫燃面。
正宗宜宾燃面
地道:已经说到“油重无水”,其实吃起来并没有太油的感觉,直观的感觉是干,捞起来需要甩干,所以吃燃面老板一定会伺候一碗汤;比较突出的辅料是宜宾黄芽菜和花生碎,这两样东西让燃面变得很香;燃面其实碱很重,但店家在做的过程中会进行处理,但任然残存淡淡的碱味;燃面有荤素可选,荤的就和担担面一样加了点“脆臊”。
地道吃法:建议是先不加醋,尝原味,吃到来点醋,结束战斗,面汤是必须的;加了辣更有要“燃起来”的感觉。
哪儿吃:看见“宜宾燃面”的招牌钻进去即可;推荐科院路的宜宾燃面(武侯区科院路锦苑巷特号饺子馆对面)
2.怪味面
对怪味面的印象不深,因为复合的麻、辣、酸、甜、咸,据说汤汁也是由猪骨肉以及海米、墨鱼、扇贝、鱿鱼等海鲜一起放入鸡汤内炖成的,没有什么是特别突出的,整体感觉是凌乱而均衡,怪味面馆里通常还会卖鳝鱼面、墨鱼面、鸡杂面等等,大概是因为怪味面原材料所需就顺便了吧。
怪味面
地道:你能尝到海鲜味,一会又是猪肉香,一会是辣的,一会又觉得带点甜,都不必太惊讶。
地道吃法:吃怪味面红油很重要,如果比较香辣,这碗面吃起来更加有“怪”气,但是如果不能吃辣的人不要乱来,否则就变辣味面了。
哪儿吃:是牛王街怪味面(青羊区十二桥路7号琴台路路口对面),徐老八原汁面(武侯区新南路88号附6号),不知道说的妖怪面是不是这家,记得老板喊面都是吼“幺鸡妖怪二两”,意思就是鸡杂怪味面二两。
3.冰粉
四川的凉粉有很多,黄凉粉、白凉粉、煮凉粉、豌豆凉粉、伤心凉粉,我们就简单说一下满街卖的那个冰粉。它其实就是一种甜品,粉+红糖,也许还有花生米、葡萄干。一般来说,天热的时候,还有吃了辣的时候,用来降火不错。
冰粉
地道:火锅店里的冰粉性质比较稳定,口感也佳,红糖熬得恰到好处是关键,一般来说比较难判断,全凭舌头。
地道吃法:吃火锅的时候可以来一份。
哪儿吃:推荐巴蜀大宅门火锅家的红糖冰粉(羊区北大街91号近四川书市),因为大家都在推荐。